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胃功能较弱:部分人群的胃肠道对高脂肪或重油食物的耐受性较差,摄入过量油腻食物时,胃肠蠕动会加快,从而导致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表现为腹泻。研究显示,约10%-2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敏感性。
2.胆汁分泌不足:胆汁是脂肪消化的重要介质。如果胆囊功能异常,如胆囊炎或切除胆囊后,胆汁分泌减少或不规律,会影响脂肪分解能力,导致油腻食物未经完全消化进入肠道,引发稀便。
3.胰腺功能问题:胰腺分泌的酶类也在脂肪消化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存在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脂肪无法被充分分解,也可能导致吃油腻食物后腹泻。
4.食物本身的问题:某些油腻食物中可能含有劣质油或者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刺激性物质,这些成分会直接刺激肠道,引发腹泻。
5.肠易激综合征:某些人群因肠道对特定食物敏感,摄入油腻食物后,肠道神经反应过度,同样可能导致腹泻的发生。据统计,全球约10%-15%的人患有此类综合征。
若频繁出现进食油腻食物后腹泻的情况,应注意减少高油脂饮食,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建议排查可能的自身健康问题,如胆囊和胰腺功能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肠易激综合征或其他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