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的炎症反应。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30%以内,选择植物油、鱼类等优质脂肪来源。
2.限制乳制品
很多患者对乳糖不耐受,摄入乳制品可能引起腹胀、腹泻。可以选择乳糖含量较低或无乳糖的乳制品,如乳糖分解奶、酸奶,也可用豆奶替代。
3.避免高纤维生冷食物
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和韭菜可能对肠壁造成机械刺激,应尽量避免。应尽量避免生冷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选择去皮后蒸熟或煮熟的形式食用。
4.选择易消化碳水化合物
例如大米、土豆、面条等,它们能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不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在烹饪时尽量清淡,避免使用过多油脂。
5.适当补充蛋白质
为满足机体修复需求,可选择瘦肉、禽肉、鱼类、鸡蛋和豆腐等优质蛋白来源。烹饪方式以蒸、炖、煮为佳,避免油炸和辛辣调味。
6.少量多餐控制饮食量
避免每次吃得过多,可以将一天的饮食分成5-6餐,减轻肠道的负担。
7.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饮料可能刺激肠道,因此应尽量避免。同时也应减少碳酸饮料的摄入。
8.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炎症性肠病患者可能存在吸收不良状态,可通过膳食补充叶酸、铁、钙和维生素D。如果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以遵医嘱服用补剂。
9.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喝温开水或者淡盐水,避免高糖饮料。
饮食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必要时寻求专业营养师或医生的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不盲目尝试所谓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