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冷敷:在受伤后24至48小时内,建议立即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至20分钟,每隔一小时可重复一次。这样做可以帮助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肿胀。
2.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这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损伤区域,从而降低肿胀。
3.休息:避免过多使用或施压于受伤部位,以免加重淤青和肿胀。
4.使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可以提供支撑,并帮助控制肿胀。
5.热敷:在受伤48小时后,可以考虑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吸收,每次热敷15至20分钟。
6.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7.局部使用药膏:一些含有金黄散或其他活血化瘀成分的外用药膏,可能有助于淤青的吸收。
有效的管理和护理能显著缩短恢复时间并减轻不适。在处理任何外伤时需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严重疼痛、持续肿胀或功能障碍,建议尽快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