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酸过多:进食后胃部会分泌更多胃酸,用于消化食物。如果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屏障受损,可能引发胃部灼热或刺痛感。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服用抗酸药物(如碳酸氢钠、铝镁加混悬液)暂时缓解,但长期反复发作需要进行详细检查。
2.消化不良:如果进食过量或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胃部负担加重,可能导致隐痛或胀痛。此时建议适度休息,避免立即躺下,并可尝试顺时针轻揉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
3.急性胃炎:进食某些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酒精)可能诱发急性胃炎,引起剧烈胃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疼痛未缓解且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早前往医院处理。
4.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这些慢性疾病在进食后可能因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明显疼痛,尤其是吃过刺激性食物后。通常需通过胃镜检查确诊,并按医嘱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治疗。
5.胆囊疾病或胰腺问题:右上腹或中上腹疼痛,有时也会被误认为胃痛,尤其在摄入高脂肪餐后更易发作。若疼痛伴随黄疸、背部放射性疼痛等,需警惕非胃部问题。
无论病因如何,长期反复的胃痛都可能是潜在健康问题的信号,不宜仅依靠自行缓解措施。平时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及少摄入刺激性食物,有助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