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物残渣未完全消化:当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如糖分和淀粉时,如果小肠未能完全消化吸收,这些物质会进入大肠,成为肠道细菌的“食物”。细菌在分解过程中会产气,并释放氢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从而导致大便带有发酵的气味。
2.肠道菌群失衡: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对消化至关重要。如果肠道内的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多,会导致食物发酵程度增加,使大便闻起来有明显的发酵气味。常见的诱因包括滥用抗生素、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和精神压力等。
3.食物种类的影响:摄入大量容易发酵的食物,如乳制品、豆类、洋葱、大蒜、甜食等,也可能增强肠道细菌的发酵作用。含乳糖的人群若乳糖不耐受,乳糖未被分解吸收,同样会引起发酵性气味。
4.消化道功能异常:某些胃肠道疾病,如胰腺功能减退、乳糜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等,可能导致食物不能正常被消化吸收,让大便表现出发酵的特征。
5.饮食纤维过多:高纤维饮食虽然对健康有益,但也可能增加肠道内的发酵过程,使粪便散发出较强的发酵气味。
如果伴随腹痛、腹胀、腹泻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相关疾病,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引发发酵反应的食物摄入量,适量摄取益生菌以调节肠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