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受伤后的1-2周):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并开始轻度活动。在此期间,应:
使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护膝或绷带,以提供支撑和限制不必要的运动。
进行非负重的练习,如直腿抬高、脚踝泵动,以保持肌肉的激活和血液循环。
2.恢复期(受伤后的2-6周):主要目标是恢复运动范围和肌肉强度。
开始一些轻微的伸展运动,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伸展,以改善膝关节的灵活性。
逐步增加负重练习,例如站立下的静态屈膝和利用弹力带的抗阻行走。
加入水中运动,因为水的浮力能够减少关节承受的压力,同时保证锻炼的有效性。
3.强化期(受伤后的6周及以上):目标是提高力量和恢复正常活动水平。
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抗阻练习,如靠墙深蹲、单腿站立和全蹲。
敏捷性和协调性训练可以包括梯子训练、侧向移动和交叉步伐练习。
考虑加入平衡练习,比如在不稳定表面上站立,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经过科学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人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在整个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动作是否引起疼痛,并根据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调整训练计划。确保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强度,以避免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