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表现有哪些

2025-04-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表现主要包括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视力损伤甚至不可逆的失明。高度近视指的是屈光度大于等于600度(-6.00D),随着眼球轴长的延长,眼底组织会发生显著变化。

1.视网膜萎缩性改变

高度近视者由于眼球过度拉伸,视网膜逐渐变薄,尤其是黄斑部和周边视网膜区域。这种变薄可能表现为豹纹状眼底,即脉络膜色素层暴露出相邻区域的黄色或白色。

2.后巩膜葡萄肿

这是高度近视特有的眼底表现之一,指眼球后极部因巩膜变薄、扩张而形成局部凹陷。后巩膜葡萄肿可能进一步影响黄斑区及周围视网膜结构。

3.视网膜裂孔与脱离

长期的眼轴延长会使视网膜受到牵拉,容易形成裂孔。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情况下会引起永久性视力丧失。

4.黄斑劈裂与黄斑裂孔

黄斑劈裂是由于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引起的黄斑区域分层,表现为中心视力模糊。黄斑裂孔则是更严重的一种形态,可能发展为中心视力的严重下降。

5.新生血管相关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可能由视网膜下的病理性增生血管引起。患者通常表现为视物变形、视野中心出现暗影或失真。

6.漆裂样病变

漆裂纹是一种典型的高度近视眼底表现,指的是脉络膜破裂后形成的不规则条纹,多见于后极部。

7.视神经乳头改变

高度近视可伴随视神经乳头倾斜或呈脊柱状外观,这种改变可能反映出眼轴长度的显著增加。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需要定期眼科检查,包括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血管造影等。发现异常应尽早干预,以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