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管理胆固醇水平:
坚持低胆固醇饮食,包括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天至少25-30克,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
定期进行血脂监测,保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1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40mg/dL(男性)或50mg/dL(女性)。
2.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必要时根据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控制糖尿病,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使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戒烟,因为吸烟会增加动脉硬化和胆固醇结晶累积的风险。
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标准酒精饮品,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3.早期识别和处理相关症状:
警惕下肢疼痛、皮肤紫斑、肌肉无力等可能与胆固醇结晶栓塞有关的症状。
出现急性肾功能恶化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监测和影像学检查。
积极治疗潜在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使用抗凝药物或其他干预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胆固醇结晶栓塞性肾病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整体心血管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