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结膜下出血: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结膜下组织。这种情况一般无痛且自限性,几天至数周内自行吸收。引发因素包括剧烈咳嗽、打喷嚏、过度用力、外伤或高血压等。
2.外伤:眼部受到直接撞击或磨损,会导致结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例如,不慎撞到硬物或被指甲划伤。
3.血液疾病:一些血液疾病如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会使得血液凝固功能异常,从而容易引发出血。
4.药物影响:某些抗凝血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华法林,会增加出血风险。如果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发现眼睛有结膜下出血,应及时咨询医生。
5.感染与炎症:严重的结膜炎可能会伴随结膜下出血,尤其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全身性的炎症如红斑狼疮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
尽管结膜下出血通常无需治疗即可痊愈,但如果频繁发生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应立即就医。避免揉搓眼睛,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注意眼部安全,可以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