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萎缩怎么回事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肝萎缩是一种病理状态,指肝脏体积减小和功能下降。其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肝病、毒物损伤、以及营养不良等。

1.慢性肝病是导致肝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长期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下。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最终引起肝硬化和萎缩。

2.酒精性肝病也是一个常见因素。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进一步发展可能引起肝纤维化和萎缩。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由于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其发病率正在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导致肝纤维化和萎缩。

4.毒物和药物损伤也可以导致肝萎缩。例如,某些药物和工业化学品暴露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下可能导致肝损伤。

5.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在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时也会导致肝萎缩。

6.其他少见原因包括先天性代谢缺陷、胆道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

有效管理肝萎缩需要根据其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抗病毒治疗、戒酒、控制体重和改善饮食习惯等。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帮助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