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准备阶段:
确认患者具备拔胃管的指征,包括病情稳定、能自主吞咽和无呕吐风险等。
医护人员应解释拔胃管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吞咽功能评估:
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通常通过临床观察和必要的检查,如吞咽造影。
若有吞咽困难,应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以改善吞咽功能。
3.营养支持调整:
在拔管前,需要逐步减少胃管的使用频率,增加经口饮食的摄入。
开始时选择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监测耐受性。
4.呼吸和咳嗽训练:
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部功能,尽量避免拔管后的感染风险。
咳嗽练习可以帮助清除可能的气道分泌物,降低误吸风险。
5.姿势与环境适应:
教导患者在进食时采用正确的姿势,如坐立位,有助于促进吞咽。
确保进食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和紧张,以提高进食效果。
这些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在拔胃管后能够顺利恢复正常的进食方式,同时做好各项监测和护理,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