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慢性胃炎是一种长期的胃黏膜炎症,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慢性胃炎会导致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如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等,这些变化可能为胃息肉的形成创造条件。
2.胃息肉是指胃内壁异常增生的组织,分为腺瘤性、增生性和炎症性等类型。其中,增生性息肉与慢性炎症有较强的关联。慢性胃炎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胃黏膜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增生可能增加息肉的发生率。
3.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和某些类型的胃息肉中均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一些患者的胃息肉数量可能减少,这进一步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4.虽然慢性胃炎与胃息肉存在一些关联,但并非所有患有慢性胃炎的人都会发展出胃息肉。胃息肉的发生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等。
尽管慢性胃炎可能增加胃息肉的风险,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管理这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