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数量增加会导致血液更加浓稠。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导致红细胞过多的疾病。
2.血浆蛋白变化: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等蛋白质含量增加,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这些变化常见于慢性炎症或感染。
3.脱水: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中的细胞和溶解物质相对增多,导致血液粘稠度上升。
4.脂质代谢异常: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液粘度。
5.某些药物和毒素:一些药物或环境毒素可能导致血液成分改变,从而增加粘度。
6.其他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病常伴随血液粘稠度的变化。
血粘度高可能导致循环不良,使器官和组织氧气供应减少,进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监测和管理血粘度可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及遵医嘱使用药物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