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神经递质失衡:
睡眠是由多个神经递质共同调节的过程,包括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等。在失眠症或发作性睡病等疾病中,这些递质的平衡被打破。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过度活跃可能导致觉醒过多。
2.脑部结构损伤:
下丘脑和脑干中的特定区域,如视交叉上核和蓝斑核,对睡眠调节有重要作用。脑部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可能影响这些区域的正常功能。帕金森病患者常表现出REM睡眠行为障碍,即因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
3.生物节律紊乱:
内因性昼夜节律由大脑的视交叉上核控制,它通过光输入调整睡眠-觉醒周期。时差综合征或轮班工作者常出现生物钟错乱,导致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
这三种机制往往相互作用,引起睡眠和觉醒的病理变化。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帮助开发针对性治疗方法,以改善相关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