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毒来源: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它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2.传播途径: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犬,其次为猫、蝙蝠等哺乳动物。
3.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不固定,一般为1-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几天或长达几年。这取决于病毒量及进入部位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等因素。
4.发病机制: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引发脑炎和脊髓炎,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恐水、痉挛等。
5.临床表现:狂犬病早期可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等。在病程晚期,患者会经历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最终因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而死亡。
狂犬病是一种几乎100%致死的疾病,预防措施十分重要。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处理伤口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这在暴露后预防中是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