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暴露史:是否曾被可疑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如狗、猫、蝙蝠等)咬伤或抓伤。尤其是流浪动物和野生动物。
2.伤口处理:在可能被感染后,伤口是否及时彻底清洗,并使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3.疫苗接种:被咬伤后,是否在第一时间(最好在24小时内)前往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按照规范程序完成疫苗接种,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4.症状表现: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到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几天或长至数年。在潜伏期后,会出现类似感冒的初期症状,如发热、乏力、头痛。随后可能出现焦虑、混乱、吞咽困难和恐水症等神经系统症状。
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疾病进展迅速,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几乎总是致命。预防是关键,特别是在暴露后尽快接种疫苗和处理伤口。若怀疑有感染风险,应立即就医咨询专业意见并采取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