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怎么诊断

2024-11-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特定的医学检测来确认。

1.病史及症状:

病例中可能会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和腹胀等不适。

需询问患者是否有病毒性肝炎感染史、长期饮酒史、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家族遗传疾病等相关因素。

2.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测:转氨酶(ALT、AST)增高常提示肝细胞损伤,尤其是当水平显著升高时。

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胆汁淤积或肝细胞功能受损。

血清蛋白电泳:观察白蛋白及球蛋白的比例变化。

病毒学检测: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以确定具体感染类型。

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阳性可能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炎。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评估肝脏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的改变。

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用于详细观察肝组织状态以及排查肿瘤或其他异常。

4.肝活检:

需在必要时进行,以明确病理诊断。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的炎症程度、纤维化程度等。

一旦确认慢性活动性肝炎,应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控制炎症活性并防止病情进展。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