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狂犬病患者

2024-12-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总是致命。对狂犬病患者的处理以预防为主。对已感染并出现症状的患者,应提供舒适护理。

1.早期识别和预防:狂犬病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关键在于早期识别暴露风险,并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措施,包括清洗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这些步骤可以大幅降低发病风险。

2.暴露后免疫:如果被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立即进行暴露后免疫方案,这包括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免疫球蛋白通常在第一次疫苗注射时给予,以提供即时抗体保护,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长期免疫。

3.临床症状: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为1到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达一年。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疲劳,随后发展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焦虑、混乱、瘫痪、幻觉、失忆等。

4.支持性治疗:一旦患者出现症状,主要的医疗干预是支持性治疗。这包括管理呼吸道、控制抽搐、减轻疼痛和焦虑等。由于缺乏有效治愈手段,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姑息治疗变得尤为重要。

5.公共健康措施:为了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公共卫生策略包括加强动物疫苗接种计划、减少流浪动物数量以及提高公众对狂犬病预防的意识。

因为狂犬病几乎是无法治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通过迅速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来阻止病毒扩散。对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应重点提供舒适和支持性护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