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营养不良:摄入的营养不足,特别是缺乏铁、维生素B12或维生素D,可能导致贫血和肌肉无力。每个人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营养元素来支持身体功能,如果长期摄取不足,就会出现无力感。铁的每日推荐摄入量为成年男性8毫克,女性18毫克。
2.睡眠不足:成年人通常需要7-9小时的睡眠时间,以确保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如果长期睡眠不足,身体无法修复和再生,能量水平下降,无力感增加。
3.压力与焦虑:心理因素如长期压力、焦虑或抑郁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失衡,影响食欲和睡眠,进而引发无力感。研究表明,约有33%的慢性疲劳患者患有某种形式的焦虑或抑郁。
4.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病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常常伴随无力感。这些疾病会造成新陈代谢异常,影响到机体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5.脱水与电解质失衡:人体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细胞功能。缺水或电解质不平衡会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倦感。建议成人每天饮水约2-3升,具体量因个人活动水平和气候条件而异。
6.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降压药、抗过敏药、抗抑郁药等,可能有副作用导致无力或疲劳。如果开始服用新的药物并出现无力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调整生活方式,比如均衡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和管理压力,有助于改善无力状态。如持续感到无力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