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冻伤的产生原理:
当外界温度过低时,身体优先将血液输送到核心部位以保护重要器官,导致四肢末端如手指、脚趾等部位血流减少。
血流减少加上寒冷环境使得这些组织温度降低,随着暴露时间增加,细胞内冰晶形成,造成细胞膜破裂,最终导致组织损伤。
冻伤通常分为几种程度,从轻微的表皮变白到严重的深层组织坏死。
2.恢复过程:
迅速将受冻部位移至温暖环境是第一步,通过使用温水浸泡(不超过40°C)可以有效帮助恢复正常体温。
恢复过程包括再灌注期,即血流重新进入受损组织,这个阶段可能伴随疼痛和肿胀。
轻度冻伤一般在数天内自行恢复,严重冻伤可能需要专业医疗干预,如清创、抗生素治疗,以及在极端情况下进行手术修复。
组织完全修复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并且冻伤过的部位对寒冷的敏感性可能永久增加。
避免冻伤的方法包括穿着适当保暖衣物、限制暴露时间及保持活动以促进循环。在极端寒冷条件下,应特别注意四肢末端的防护。如果冻伤发生,及时处理和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