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后远视储备增加应如何配眼镜

2025-02-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散瞳后远视储备增加的情况,在配镜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合理调整处方。一般来说,目标是确保眼睛在日常状态下获得清晰的视力,同时避免过度矫正带来的不适。

1.散瞳验光结果分析:

散瞳验光后,远视储备通常会比未散瞳时更高。这是因为散瞳药物放松了睫状肌,使潜在的远视完全暴露。在配镜时,不能直接按照散瞳后的验光度数进行处方,而是要结合动态验光(未散瞳验光)以及患者平时的用眼需求。

2.年龄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调节能力较强,远视储备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会完全矫正散瞳验光出的全部远视度数。例如,一个7岁的孩子散瞳后验光得出+4.0D,但可能实际配镜仅矫正到+1.5D到+2.0D,这样既能保留一部分远视储备又不会影响视力发育。而对于成年人或中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下降,可以相对更接近散瞳验光值,也需根据主诉症状调整。

3.是否存在斜视或弱视:

如果远视患者伴有内斜视或弱视,配镜原则往往倾向于更为积极的矫正,以帮助控制内斜或促进视觉发育。这种情况下,眼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更多地参考散瞳验光值,甚至完全矫正其远视度数。

4.生活习惯及用眼需求:

配镜还需考虑患者的日常用眼环境。例如,经常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降低矫正度数以避免视疲劳,而以远距离视觉为主的活动则可适当提高矫正度数。

5.渐进性调整:

对散瞳后远视储备明显增加但长期未佩戴眼镜者,可能需要逐步适应新的度数,避免一次性给出过大的矫正值导致头晕或视物模糊。初次配镜可以先给予部分矫正,然后逐步调整至最佳度数。

配镜时,应定期复查以评估效果并及时调整,尤其是儿童及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远视储备会随着年龄变化而减小,需要动态监测和管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