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无明显诱因的疲劳感。这些症状往往是就医的主要原因。
2.影像学检查:
X线片:用于初步筛查,可显示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特征性改变。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骨结构信息,帮助判断肿瘤的大小和侵袭程度。
MRI:对软组织及髓腔内的病变评价较佳,尤其是在识别肿瘤的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关系时。
骨扫描:适合观察全身骨骼的病变,可发现多发性病灶。
3.实验室检查:一些实验室指标如碱性磷酸酶或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可提示骨代谢异常,但不是特异性的诊断依据。
4.病理检查: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或开刀活检获取组织样本,是诊断骨肿瘤的金标准,可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及类型。
5.其他辅助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免疫组化染色等,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分型及治疗方案。
及时识别和准确诊断骨肿瘤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关键意义。定期随访和监测非常重要,以便迅速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