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清洗伤口:用干净的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血液和污垢。如果有明显的碎屑或异物,需要小心移除。
2.止血:在清洗完伤口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按压伤口,大约5-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不要使用棉花等可能留下纤维的材料。
3.消毒:使用碘伏或过氧化氢等常见消毒剂对伤口周围进行消毒处理。注意,直接涂抹消毒剂时避免触及眼睛、耳朵等敏感部位。
4.包扎:清洁和消毒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伤口,防止外界污染。包扎时确保不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观察与更换敷料:每天检查伤口两次,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加剧或渗出异常情况。如需更换敷料,先洗手并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6.避免水浸泡:尽量避免伤口长时间接触水,如游泳或盆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7.饮食与休息: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自我修复。
8.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发热、伤口持续流脓、红肿范围扩散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在高温潮湿的夏季,更应加强伤口护理,确保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