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等。记录这些症状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体格检查:进行腹部和盆腔的物理检查,排除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如下尿路梗阻或盆腔肿瘤。
3.尿液分析:化验尿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血尿或其他异常情况。这有助于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潜在问题。
4.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疑难病例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以评估膀胱功能和逼尿肌活动情况。
5.排除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因为这些也可能导致类似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症状。
6.问卷调查:利用国际膀胱控制问卷(ICIQ)等工具量化症状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期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症状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