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头部穴位: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有助于醒脑开窍。
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共四个,具有镇静安神和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2.上肢穴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的中点,有助于缓解上肢麻木和疼痛。
曲池穴:位于肘部外侧横纹尽头,有助于改善上肢活动能力。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约两寸处,有助于稳定上肢肌肉力量。
3.下肢穴位: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约3寸处,有助于增强下肢力量和协调性。
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有助于改善下肢痉挛和僵硬。
4.脊柱穴位:
大椎穴: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有助于调节全身气血循环。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具有补益肾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针灸效果因人而异,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结合其他康复措施,如物理治疗和中药调理,以达到综合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