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自我对话:据研究,约有60%-70%的人在独处时会进行自我对话。这种行为有助于理清思绪、做出决策和处理情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调节方式。
2.压力和焦虑:在压力或焦虑状态下,自言自语可能增多。此时,通过口头表达想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集中注意力:许多专业人士,包括运动员和学者,会通过自言自语来增强专注力和提高表现。例如,重复指令或关键信息可以帮助记忆和执行任务。
4.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自言自语的现象可能更加频繁。这与认知功能下降、孤独感增加等因素有关,但并不必然代表疾病。
尽管自言自语通常是无害的,但如果伴随其他异常行为,如幻觉、妄想、严重的社会功能障碍,则可能需要专业评估。心理健康问题如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等可能引发类似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走路时自言自语通常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不必过于担心。但若有其他异常表现,则需考虑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