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
X线和CT扫描:用于评估胸部、腹部和骨骼等部位。CT扫描比传统X线更为详细,可以发现较小的肿瘤。
MRI:主要用于检查软组织,如脑部、脊髓及其他器官。MRI在检测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方面具有优势。
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显示代谢活动异常的区域,是全身癌症筛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血液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通过检测这些特定标志物的水平,可以提示某些癌症的存在。
全基因组测序:分析血液中循环的肿瘤DNA片段,可以提供关于潜在癌症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
3.内镜检查:
胃镜和肠镜:适用于胃肠道癌症的筛查,如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等。通过直接观察并采集样本进行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
支气管镜:用于检查呼吸道,包括气管和肺部,以发现肺癌及其他呼吸道肿瘤。
4.生物电阻抗分析:通过测量身体不同部位的电阻抗变化,可以间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组织,例如肿瘤组织,与其他筛查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5.基因检测: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突变情况,评估其患癌风险,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常见的基因检测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主要用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危人群筛查。
全身癌症筛查的意义在于通过早期发现癌症,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需注意筛查的频率应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医疗。同时,筛查结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