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临床表现:
神经鞘源性肿瘤主要包括三大类:神经纤维瘤、施万细胞瘤和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它们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运动功能障碍。
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可触及的肿块,该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而且边界清晰。
2.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神经鞘源性肿瘤的首选方法。MRI能够提供详细的软组织对比,帮助区分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压迫情况。CT有助于发现骨破坏或邻近骨结构的变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在评估肿瘤的代谢活动和确定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方面非常有用。
3.病理学检查:
通过手术切除或针吸活检获取肿瘤组织,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神经鞘源性肿瘤展示特征性的细胞形态,例如施万细胞瘤呈现出梭形细胞排列,神经纤维瘤展示混合细胞类型,而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具有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
免疫组化染色也是一种重要的病理学工具,可以检测特定的蛋白表达,如S-100蛋白,这是神经鞘源性肿瘤常见的标志物。
4.遗传学检查:
对于一些具有遗传背景的神经鞘源性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和神经纤维瘤病2型(NF2),遗传学检测可以辅助诊断。这些疾病通常伴随多发性肿瘤和其他系统的异常。
尽早发现和准确诊断神经鞘源性肿瘤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如果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