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的轻度炎症。一般来说,这种炎症不会导致深层组织受损,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得到缓解。
2.糜烂是指胃黏膜表面的浅层损伤,其严重程度不及溃疡,但如果不加以管理,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为溃疡或其他并发症。
3.统计数据显示,约有30%-50%的人在某个阶段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胃炎或糜烂。虽然多数病例可以自愈或通过简单的治疗好转,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胃炎或胃溃疡。
4.常见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健康饮食习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以及过度饮酒和吸烟等。这些因素都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其更易受损。
5.诊断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通常依靠胃镜检查,通过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状态来确定损伤程度。治疗方面,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来减少胃酸分泌,帮助黏膜修复。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尽管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通常不严重,但仍需采取措施预防其加重。避免高脂肪、高盐、辛辣食物,限酒戒烟,保持规律作息,减轻压力,有助于胃黏膜的恢复。同时,定期复查胃镜,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