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性晕厥怎么回事

2024-11-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排尿性晕厥是一种在排尿过程中或之后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通常与血压的急剧下降有关。以下分几点具体说明:

1.发病机制:排尿时,特别是夜间从睡眠中醒来排尿,体位从卧位变为立位,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紊乱。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减慢和外周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出现晕厥。

2.常见人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在大量饮酒后或者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中。这些人群的血压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受到刺激引发晕厥。

3.诱因:排尿过程中由于膀胱快速排空,腹压突然减小,以及站立时重力作用导致下肢静脉血液滞留,均可加剧血压下降。排尿后冷空气刺激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4.临床表现:患者常在排尿过程中或结束后几秒至几分钟内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眼前发黑,严重者可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恢复。

5.诊断依据: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临床病史进行判断,必要时可以进行倾斜试验(头部倾斜试验)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

6.处理措施:建议避免长时间憋尿,注意逐渐改变体位,如先坐起再站立。若频繁发生,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其他心血管系统问题。

排尿性晕厥主要是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不良导致的血压急剧下降引起的,常见于特定人群和特定情况下。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体位变换,避免大量饮酒和憋尿。如果症状频繁,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