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血糖控制
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会损害视网膜中的小血管,导致视力下降。通过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理想的目标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7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5-10mmol/L之间。
2.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特定的药物,如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通过眼内注射阻止异常血管生长和渗漏,从而减轻视网膜水肿和出血。
激光光凝治疗也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异常血管进行激光烧灼,防止进一步的血管渗漏和瘢痕形成。
3.手术干预
在严重情况下,如出现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这种手术可以清除眼内的血液和瘢痕组织,恢复视网膜的正常位置。
定期的眼科检查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详细的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过程包括散瞳、眼底摄影和视网膜荧光造影等检查项目。
通过综合管理血糖、定期监测和及时的医学干预,可以有效地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最大限度地保护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