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降温措施:
使用冷敷或冰袋:在额头、腋窝、大腿根部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进行局部降温。
温水擦浴: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身体,可以促进散热。
控制环境温度:将房间温度保持在适宜水平,避免高温环境加重病情。
2.补充液体:
口服补液盐:轻度脱水症状者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输液:中重度脱水患者需进行静脉输液,迅速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3.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可用于缓解发热症状。
抗生素:若热症由细菌感染引起,则需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4.监测和护理:
定时监测体温:记录体温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休息和营养:保证充分的休息和均衡的膳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处理热症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家中采取降温措施时要避免过度降温,防止引起寒战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