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有夜间遗尿症史,其子女更容易出现类似问题。
激素水平异常:抗利尿激素(ADH)不足会导致夜间尿液生成增加。
膀胱功能异常:膀胱容量小或者膀胱对尿液存储的敏感度降低。
睡眠障碍:深睡期过长或者睡眠质量差,会使人难以醒来排尿。
心理因素:焦虑、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引发夜间遗尿。
2.诊断:
病史收集:包括遗尿频率、时间以及相关家族史等信息。
身体检查:评估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液分析:检测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用以观察膀胱和肾脏结构。
3.治疗:
行为疗法: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限制睡前饮水量。
药物治疗:使用抗利尿药物或膀胱松弛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生物反馈训练:教导患者如何控制膀胱肌肉。
其他治疗:如果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或尿路感染,需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处理。
夜间遗尿症是一种常见且可以治疗的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