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黑暗: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避免灯光干扰。
调整温度:保持卧室在20-22摄氏度之间,有助于更好入睡。
减少噪音:使用耳塞或者白噪音机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2.调整作息时间
固定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前一天熬夜,也要尽量在同一时间起床,以帮助生物钟恢复正常。
避免午睡过长:下午短暂的午睡(不超过30分钟)有助于恢复精力,但过长的午睡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避免过晚进食:睡前2-3小时避免进食,尤其是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入睡。
3.采用放松技巧
深呼吸练习:每次深吸气5秒,屏住呼吸3秒,再慢慢呼出7秒,有助于放松身心。
冥想或瑜伽: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冥想或轻度瑜伽练习,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温水澡:睡前泡一个温水澡,可以让身体更快放松,促进入睡。
长期熬夜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和精神障碍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避免频繁熬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