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周期异常:正常情况下,REM睡眠期间肌肉会暂时失去活动能力,以防止做梦时身体动作过大。在睡眠瘫痪中,这种肌肉抑制状态延续到了觉醒期,使得人们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无法移动身体。
2.睡眠不足:长期缺乏足够的睡眠或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会增加睡眠瘫痪的风险。例如,频繁熬夜、倒班工作或长时间旅行导致的时差均可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
3.精神压力:高水平的精神压力或焦虑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可能触发睡眠瘫痪。这些情绪状态会打乱身体的激素平衡,进而影响睡眠结构。
4.遗传因素:研究显示,睡眠瘫痪在家族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经历过睡眠瘫痪,那么患此症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
5.睡眠环境:不适当的睡眠环境,如噪音、光线或者床具不舒适等,也可能成为诱发睡眠瘫痪的因素。这些外部条件会影响睡眠的深度和连续性,增加觉醒时出现瘫痪的可能性。
睡眠瘫痪并非严重疾病,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损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减轻精神压力以及改善睡眠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