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与特点
*发育迟缓:指儿童在某些或多个领域(如语言、运动、认知、社交等)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常表现为语言迟缓、运动技能落后、认知理解能力不足等。
*自闭症:全称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困难、语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通常在3岁之前出现症状。
2.发病率与流行病学
*发育迟缓:约5%-15%的儿童在各个方面可能会出现发育迟缓,具体比例因地而异。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取得显著改善。
*自闭症:全球范围内,自闭症的患病率约为1%左右,男孩的患病率高于女孩,大约为4:1。
3.早期迹象
*发育迟缓:
1.6个月大时不能翻身;
2.12个月大时不能独坐或爬行;
3.24个月大时仍不会说单词。
*自闭症:
1.12个月大时对名字无反应;
2.18个月大时缺乏模仿行为,如挥手再见;
3.24个月大时没有双向交流或眼神接触。
4.诊断标准与方法
*发育迟缓:通过发育评价量表(如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医生观察、家长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估,常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因素。
*自闭症: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需同时满足社会交往障碍和限制、重复行为两大类症状。一般通过专业心理评估、行为观察以及家长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确诊。
5.干预措施
*发育迟缓: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语言治疗等个性化方案,帮助提高儿童的各项能力。
*自闭症:以行为疗法为主,如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学(TEACCH)等,还包括语言治疗、感统训练等多学科支持。
发育迟缓和自闭症虽然在表现上有一定的重叠,但其根本原因和具体症状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两种情况都非常关键,能够显著改善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