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压力性尿失禁:这种情况在女性中最为常见,尤其是经历过分娩的女人。骨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松弛导致膀胱和尿道支持不足,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会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这种现象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尤为普遍,统计显示约有50%的女性在一生中可能经历不同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
2.急迫性尿失禁:即使膀胱里只有少量尿液,也会突然有强烈的尿意,无法延迟排尿。这通常是由于膀胱过度活动引起的,可能与神经系统问题相关,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据统计,有15-20%的女性可能会经历这种类型的尿失禁。
3.混合性尿失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两种症状。大约30%的女性漏尿患者属于这一类型,需要综合治疗手段。
4.功能性尿失禁:并非由于膀胱或尿道的问题,而是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或药物影响。例如,关节炎或认知障碍可能使得难以及时前往厕所。这类问题在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影响到10%以上的女性。
5.结构性异常:先天性生殖器官的异常或手术后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尿失禁。这些情况虽然较为罕见,但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处理。
6.激素变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和膀胱壁变薄,增加了尿失禁的风险。研究表明,约有35-40%的绝经后女性会出现某种形式的尿失禁。
7.肥胖和体重变化: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腹腔内压,直接影响膀胱功能。体重增加10%可能会使尿失禁的风险增加30-60%。
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适当的医疗干预,多数人可以有效管理和改善尿失禁症状。定期锻炼骨盆底肌肉、保持健康体重以及适时就医非常重要。如果症状持续且严重,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