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Tamsulosin)。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松弛平滑肌来减少尿道阻力,帮助较小的结石(通常小于10毫米)更容易通过尿道排出。研究表明,该药物在6周内能提高结石自然排出的概率,高达70%。
2.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这类药物通过降低尿道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帮助结石排出。虽然使用广泛,但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患者可在4至6周内排出结石。
3.额外治疗:配合抗炎药物,如布洛芬(Ibuprofen),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同时增加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3升,以保持尿液稀释,促进结石排出。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需注意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潜在副作用,例如α-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低血压,而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发头痛和便秘。因此,建议在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并定期复查结石位置和大小,以确定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诊,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体外震波碎石术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