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影像学特征:
MRI(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首选方法。T2加权和FLAIR序列上常见高信号病灶,直径一般小于15毫米。
CT(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急性期可能显示小的低密度区域,但不如MRI敏感。
2.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取决于病灶的位置,常见症状包括单纯运动性偏瘫、单纯感觉性卒中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症状往往较轻,与大面积脑梗塞相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少。
3.病因与风险因素:
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塞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特别是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
其他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老年。
4.鉴别诊断:
大血管性脑梗死:通常涉及更大的脑区,症状更明显,CT和MRI可显示较大面积的缺血性改变。
出血性脑卒中:CT扫描可显示出血信号;MRI的T1和T2加权图像也能识别出血。
脑肿瘤:影像学上,肿瘤常伴有占位效应,可以通过增强扫描区别。
腔隙性脑梗塞需要及时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减少复发风险。控制高血压和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