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2024-09-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胃癌靶向治疗是一种通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中特定分子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已被证明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显著疗效,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1.治疗机制:靶向治疗通过精确定位癌细胞特有的生物标志物,避免了对正常细胞的广泛破坏。常见的靶向药物包括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等。

2.适应人群:约20-30%的胃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过表达,这类患者使用赫赛汀联合化疗的方案,能显著延长生存期。研究显示,赫赛汀联合化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3.8个月,而单纯化疗组为11.1个月。

3.临床试验结果:在一项名为ToGA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中,接受赫赛汀联合化疗的患者总体响应率为47.3%,而单独化疗组为34.5%。雷莫芦单抗在一项名为REGARD的III期临床试验中,也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单药使用时的中位总生存期为5.2个月,相比安慰剂组的3.8个月提高明显。

4.副作用管理:靶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食欲减退、高血压和蛋白尿等。这与传统化疗相比,耐受性更好,生活质量提升。

靶向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已取得重要进展,通过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过表达,可以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