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胶质瘤的分类:根据细胞类型和恶性程度,胶质瘤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等。其中,星形细胞瘤又分为低度恶性(I级和II级)和高度恶性(III级和IV级)。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胶质母细胞瘤属于IV级。
2.发病率与预后:胶质瘤的年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3至5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通常在12至15个月。尽早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但总体预后依然较差。
3.症状表现:胶质瘤的症状因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癫痫发作、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视力或听力变化及肢体无力等。
4.诊断手段: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确诊胶质瘤的重要工具。活检是确诊并确定肿瘤分级的金标准。
5.治疗方法:胶质瘤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及化疗。手术切除尽可能多地去除肿瘤组织;放射治疗和化疗则用于控制残留肿瘤及防止复发。
6.研究进展:近年来,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逐渐显现。例如,IDH突变、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等分子标志物已被用于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胶质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策略。定期体检和密切关注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