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药物:这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能够快速起效,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和扎来普隆,这些药物通常副作用较少,但同样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抗抑郁药物:某些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也可用于治疗失眠,尤其是伴有抑郁症状时。
褪黑素:作为一种天然睡眠调节物质,褪黑素补充剂可帮助调节睡眠周期。
2.认知行为疗法:
睡眠卫生教育: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白天小睡等。
刺激控制疗法:鼓励患者只在困倦时上床,避免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如看电视或阅读。
放松技术: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认知重构: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对睡眠的负面认知,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3.生活方式调整:
定期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调节: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多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火鸡和香蕉。
环境优化: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等工具。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屏幕蓝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坚持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有效缓解顽固失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