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使得胃黏膜腺体减少甚至消失,导致胃黏膜变薄。这种情况多见于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
2.肠化生是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胃黏膜中的腺体被类似于小肠或大肠的上皮细胞所取代。这是一种适应性改变,通常出现在胃黏膜受到长期刺激和损伤后。分为完全型(小肠型)和不完全型(大肠型),其中完全型风险相对较低,而不完全型则与癌变关系更为密切。
3.临床研究表明,约有20%至5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发展为肠化生。肠化生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东亚地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率有关。
4.肠化生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型增生(即不典型增生),这是胃癌发生的前兆之一。因此,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不仅是简单的胃黏膜病变,还具有潜在的癌变风险。
定期监测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发展情况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进行规范的随访和必要的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