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机械力疏通:肠梗阻导管通过插入肠腔,利用机械力将梗阻部位扩张或打开。导管通入后,能够对梗阻区域施加一定的压力,帮助梗阻物质搬运至较宽敞的肠段,从而恢复肠道通畅。
2.吸引法:导管末端配有负压装置,通过吸引肠内容物。该方法能有效减少肠腔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壁张力,进而缓解因梗阻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同时,负压吸引还可以防止肠内容物逆流,保护上消化道不受到污染。
3.灌洗功能:某些肠梗阻导管具备灌洗功能,可通过向肠腔内输注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稀释和冲洗梗阻物。这种方式不仅能清除部分梗阻物,还能刺激肠蠕动,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肠道运动。
4.压力监测与调节:现代肠梗阻导管通常带有压力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导管内外压力变化,及时调整负压强度。这种精确调控可避免过高压力对肠壁造成损伤,同时保证效果。
肠梗阻导管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以免引起感染。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导管类型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留置导管导致的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