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义及分类:
肺癌分为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小细胞肺癌(约占15%):具有高度侵袭性,通常在发现时已扩散。
2.病因及风险因素:
吸烟:90%的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0倍。
环境暴露:空气污染、石棉、氡气等也增加了肺癌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肺癌史者风险更高。
3.临床表现:
初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意外的体重减轻和疲劳。
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被诊断出时已处于晚期。
4.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扫描、PET-CT等用于初步筛查和判断肿瘤的具体位置与大小。
组织活检: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肿瘤类型。
分子检测: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指导靶向治疗。
5.治疗方式:
手术:适用于早期局限性肺癌。
放疗和化疗: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免疫检查点的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
肺癌的预防最重要的一环是避免吸烟和戒烟,同时尽量减少接触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能够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从而改善生存率。减少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如二手烟也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