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发病机制:
肺鳞癌多源于支气管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癌。
与吸烟有密切关系,超过90%的肺鳞癌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2.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进展期症状:由于肿瘤侵润和转移,可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乏力等。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CT扫描可发现肿块或异常阴影。
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或者手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诊肺鳞癌。
4.治疗措施:
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通过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
放射治疗:对于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放疗可以控制局部病灶。
化学治疗:晚期患者或出现转移时,通过全身性化疗来延缓疾病进展。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部分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5.预后情况:
早期肺鳞癌的五年生存率较高,约为50-70%。
进展期及晚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下降至10%左右。
尽量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是预防肺鳞癌的重要措施,定期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