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因素:部分健康个体,尤其是运动员,由于良好的心脏功能和较高的迷走神经张力,安静状态下心率会较低。这属于正常现象,并不需要特殊处理。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可能导致心率减慢。这类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密切监控心率变化。
3.病理原因: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如窦房结功能障碍,可以导致心动过缓。甲状腺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也可能引发此问题。
4.自主神经系统异常:迷走神经过度活跃可能导致心率下降。某些情况下,精神压力或过度放松时也能引起短暂的心动过缓。
5.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和某些感染性疾病有时也会影响心率,导致心动过缓。
对待窦性心动过缓,应根据其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对于生理性心动过缓通常无需干预,而由病理原因引起者则可能需要药物调整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在日常生活中,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并管理潜在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