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并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帮助排便。建议每日摄入20-30克膳食纤维,可以通过以下食物获得:
新鲜蔬菜,例如菠菜、芹菜和西蓝花;
水果,例如苹果、梨和猕猴桃(连皮吃效果更佳);
全谷类食物,例如燕麦、糙米和全麦面包。
2.补充足够水分
饮水不足会导致粪便变硬,增加排便困难的可能性。每天应保证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具体量因人而异,可根据活动量和环境温度调整。如果感到口渴,说明身体已经缺水,需要及时补充。
3.保持规律运动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例如饭后散步20-30分钟,有助于消化系统运转;适当进行瑜伽、慢跑等活动也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建议固定时间如早晨起床后尝试坐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逐渐培养规律排便的条件反射。避免经常憋便,因为长期忽视便意会减弱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
5.使用益生菌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是改善便秘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选择含有双歧杆菌或乳酸菌的益生菌制剂,或者通过食用酸奶、发酵豆制品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来改善。
6.短期药物辅助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度使用通便药物,如容积性泻药(如车前子壳粉)、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或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片)。但需要注意不可长期依赖,以免损害肠道功能。
一旦出现便秘伴随腹痛、明显胀气、便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