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头期
胃液分泌在这一阶段是由神经反射引起的,与食物尚未进入胃内的状态相关。
刺激因素:主要是视觉、嗅觉、味觉以及对食物的咀嚼和吞咽刺激。
机制:通过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胃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同时刺激黏膜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和其他成分。
分泌量:约占总胃液分泌量的30%。
2.胃期
此时食物已到达胃部,胃壁被扩张并受到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从而进一步促进胃液的分泌。
刺激因素:胃内容物直接接触胃黏膜,物理扩张和化学物质(如蛋白质及其分解产物)的刺激。
机制:通过胃黏膜释放胃泌素,这种激素会加强胃腺体的分泌作用。同时,通过局部神经反射增强胃液分泌。
分泌量:约占总分泌量的50%到60%。
3.肠期
这一阶段发生在食糜进入小肠后,胃液分泌逐渐减少。
刺激因素:有少量含未消化完全蛋白质的小肠内容物可以暂时刺激胃液的分泌。
机制:通过十二指肠分泌的激素(如促胰液素和抑胃肽)调控胃腺的活动,抑制过多胃液分泌,保护小肠不受过度酸性伤害。
分泌量:约占总分泌量的10%左右。
胃液分泌的调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完成,不同的时期各有显著特点且分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