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血糖代谢异常
如果进食后短时间内血糖快速升高,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迅速下降,会产生所谓“反应性低血糖”。这类情况往往与摄入过多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有关,如白米饭、甜点等。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因餐后血糖波动而产生持续饥饿感。
2.胃肠道运动过快或消化吸收问题
胃排空速度加快会使饥饿感迅速回归。例如患有甲亢者,其新陈代谢率较高,消耗能量过快;或者某些胃肠道疾病如胃炎可能干扰正常消化功能,导致未完全消化的情况下产生饥饿。
3.进食结构不科学
餐食中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不足会使饱腹感难以维持。这是因为蛋白质与膳食纤维能够延缓胃排空,而脂肪则刺激饱腹激素的分泌。如果以单一碳水化合物为主,会让饥饿感更明显。
4.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或睡眠不足等情绪状态会影响食欲调节机制。例如,压力可能提升皮质醇水平,诱发更强的食欲。长期的紧张状态还可能形成饮食习惯上的错觉性饥饿。
5.药物作用或激素水平异常
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刺激食欲,而某些激素紊乱(如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也会放大饥饿信号。
建议根据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饮食内容具体评估原因。如果频繁出现,应及时就医检查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并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高纤维、高蛋白食物和健康脂肪的比例,同时注意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